为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文化时尚旅游商品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以繁荣文化旅游市场为目标,鼓励设计和研发阿城特色突出、文化创意性强且市场认同度高的时尚旅游产品,推动金源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由哈尔滨市阿城区委、区政府支持指导的2015黑龙江阿城地方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大赛将于9-12月举办,现将有关内容公告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
中共哈尔滨市阿城区委员会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中共哈尔滨市阿城区委宣传部
哈尔滨市阿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哈尔滨金龙山森林公园有限公司
二、大赛主题:弘扬金源文化、展示旅游时尚
三、征集范围及内容
面向全国广泛征集反映阿城人文历史风貌、民俗风情、金源文化等含有阿城元素的文化时尚旅游纪念品。大赛设立创意设计组,实物也可以参加比赛。
四、参赛对象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艺术设计院系、旅游景区、旅游纪念品及特色工艺品设计生产公司、专业协会会员及个人爱好者等。鼓励阿城本地的相关单位、各协会、从业者和热爱者积极报名参加。
五、参赛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要体现阿城元素(包括金源文化、土特产品、工业和建筑产品、民俗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特色资源、社会品牌等元素),还要有标志性、时尚性、纪念性、民族性,体现阿城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创意新颖,构思巧妙,内涵丰富,携带方便,目标受众明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市场上已有销售或完全照搬外地的作品不具备参赛资格。
设计作品外框尺寸为A3(42cm×29.7cm),竖排版。同时提供电子版(300ddi,JPEG格式)。
实物作品重量一般不超过10公斤,外包装尺寸一般不超过50cm×50cm×50cm,并提供5张不同角度的照片。
六、评选办法
1、初评:由主办方请有关专家组成初评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初评,分别产生设计类和实物类建议获奖作品60件。有作品申报参评的专家,不得担任相应类评委。
2、复评:由主办方请有关业界人士、专家组成评委会,对初评上报的建议获奖作品进行评审,产生铜奖和优秀奖获奖作品,产生建议获得金奖和银奖的作品各15件并对每件作品评出具体分数。
3、终评:复评建议获得金奖和银奖的作品在网上展示,根据网民投票数和复评得分确定前5件作品获得金奖,其他10件作品获得银奖。
七、奖项设置
金奖5名:奖金2000元、颁发证书
银奖10名:奖金各1000元、颁发证书
铜奖20名:奖金各500元、颁发证书
优秀奖30名:颁发奖品和证书
组委会为所有获奖者颁发证书。获得现金奖励者个人所得税自理。以上各奖项如果没有符合标准的作品可以空缺。
八、大赛进程安排
(一)宣传推广阶段(9月5日-9月20日)。组委会下发方案,在各级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站上公布大赛方案,让社会各界知晓、了解大赛事项,召开大赛启动仪式。
(二)作品征集阶段(9月21日—11月30日)。参赛者请按大赛活动时间安排报名和送交作品,参赛作品报送日期为:2015年11月20日—11月30日(以当地邮戳、电子邮件发送日期为准)。
(三)评选表彰阶段(12月3日—12月15日)。组织评委会对申报作品进行评审,其中12 月5日至8日在阿城区政府网开展公众投票,评审结果在阿城政府网站上进行公示,确定获奖名单,举行颁奖仪式。
(四)研产对接阶段(12月中旬)。组织获奖单位、个人和旅游商品产销商家参加的座谈会,对接商讨合作事宜,研究将优秀的设计成果转化为符合旅游市场需求的旅游商品。
九、参赛规程
(一)参赛方式
参赛者请登陆黑龙江艺术设计网(http//www.hlidesign.org)下载相关报名表格。
1、参赛作品(包括实物)要将相关材料电子版请发送至大赛组委会邮箱:894703701@qq.com
2、参赛的纸质材料请送至或邮寄至: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哈尔滨市利民大道92号五洲太阳新城A座副16号)
联系人:张震甫 赵敏
联系电话:0451-57314789 15545170768
大赛参考资料邮箱:
大赛参考资料网址:
(二)报送材料要求
1、参赛者需填写大赛作品申报表一式二份(报名表附后)。写明创意设计构思,300字以内,字体为三号楷体,用A4纸打印。
2、参赛者应保证提交的作品无知识产权争议,凡有知识产权争议的,取消其参赛资格,已经得奖的取消其获奖资格并追回奖金和证书。
3、参赛入围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主办方拥有推介展示权。
4、所有提交的参赛作品照片、电子文件与打印稿概不退还,参赛者请自留底稿(作品)。
5、上述材料的纸质版提交给组委会,同时将电子版存放于同一个文件夹内,以压缩包形式,发送到活动主办方指定邮箱。
(三)其他要求
1、参赛的作品设计制作、邮寄、运输等一切费用均由参赛者自行负担。
2、提交的设计作品版面内容中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及任何提示标记,否则视为无效作品。
3、本参赛规则解释权在大赛组委会。
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
2015黑龙江阿城地方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大赛组委会
2015年9月1日
阿城简介
哈尔滨市阿城区位于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东南23公里处,距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50公里。有301国道、滨绥铁路等穿境而过。全区幅员面积2452平方公里,基本地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下辖7镇、12个街道,108个行政村,总人口59.7万。
历史积淀丰厚。阿城素有“女真肇兴地,大金第一都”之称。公元1115年,女真人首领完颜阿骨打在今阿什河畔建都立国,历4帝38年,史称“金上京会宁府”。公元1153年,金王朝迁都燕京(今北京),开创了北京作为历朝都城的先河。阿城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设县,称阿勒楚喀城,简称阿城。1987年2月撤县建市,2006年8月撤市设区,使哈尔滨的历史文脉延展了近千年。境内共发现包括金代文物在内的不可移动文物282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亚沟摩崖石刻、清真寺),2012年金上京遗址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阿城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5项,其中省市级保护项目44项,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黑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版画艺术之乡,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历史文化优势。
历史文化
阿城是一座有着丰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名城。距今约一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起,就有人类劳动、生息和繁衍在今天的阿什河流域。先秦时期,阿什河流域是肃慎人居住和活动的地带。从西汉中期至两晋,肃慎改称为挹娄,隶属夫余国。北魏太和十七年,夫余人为勿吉人所逐。阿什河流域是安居骨部勿吉人活动的中心地区。
唐中期阿什河流域为渤海王国属境。后为契丹人所灭。从契丹族的兴起到辽朝的建立,黑龙江各族大部分被辽征服,在动乱中各族有了分化,出现了女真族。辽朝天祚帝耶律延禧天庆五年,阿骨打称帝,国号大金,奠都会宁即今阿城市城南4里许。
金共历九帝,前后一百二十年。从金代鼎盛时期的疆域图(上图浅黄色的区域就是金朝的疆域)可以看到:东北到日本海、库页岛(今俄罗斯鄂霍茨克海),北到外兴安岭(今俄罗斯远东地区),西北到蒙古国,西以河套、陕西横山、甘肃东部和西夏交界,南到秦岭、淮河与南宋对峙。 人口4470余万。金代文化虽然保留和吸收了女真族的某些文化传统,但基本上是继承辽、宋的汉族文化。 金国于天兴二年(公元1234年)在蒙古军与宋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阿城素有“女真肇兴地,大金第一都”之称。金都会宁,系金朝早期都城。初为州,太宗时升府,熙宗时定上京之号,领有会宁、曲江、宜春三县。公元1115年,女真人首领完颜阿骨打在今阿什河畔建都立国,上京会宁府先后历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等四帝。金朝政权在这里虽历四帝、凡38年,却是阿城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贞元元年,即公元1153年,金王朝迁都燕京(今北京),开创了北京作为历朝都城的先河。元顺帝时期,金上京会宁府故址为镇宁州。明后期,金上京会宁府故址一带为女真栋鄂部的一支居位。清初,称金上京会宁府故址为翁鄂洛城。顺治元年,清朝迁都北京后,为抵御外来的侵略和加强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和统治,雍正七年,协领衙门移驻新城即今阿城,新城名阿勒楚喀。
在长达一个世纪的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时期,由于阿勒楚喀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以及关内移民的逐年增加,经过汉、满及其他兄弟民族的共同开发,使阿勒楚喀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项事业都得以迅速的发展,并且在促进民族团结,抗击帝俄入侵,垦荒屯田,巩固边陲等方面都起过重要作用,是阿城建治前,继金代上京会宁府之后的又一重要历史发展阶段。宣统元年,裁撤副都统衙门,设阿城县,县名由阿勒楚喀城简化阿城。1932年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1945年抗日胜利后,10月27日 成立阿城县民主政府。1948年1月5日 ,阿城县民主政府改为阿城县政府。
1987年2月,经国各院批准,撤县建市,由省会哈尔滨市代管。200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市设区,使哈尔滨的历史文脉延展了近千年。境内共发现包括金代文物在内的不可移动文物282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亚沟摩崖石刻、清真寺),2012年金上京遗址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阿城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5项,其中省市级保护项目44项,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黑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版画艺术之乡,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历史文化优势。
历史文物
金源文化
金源文化是以女真族传统文化底蕴,吸纳和融汇中原文化及其他民族、部落文化而形成的具时代和地域特点的文化。阿城是我国历史上女真族的肇兴之地,是金朝的开国都城(1115--1153年)。金朝政权在此历四帝:太祖、太宗、熙宗和海陵王。这里做为金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三十八年之久,女真族同其它民族一道在这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金源文化。
基本介绍
金源文化指的是女真人及其后继者满族等共同创造的一脉相传的民族文化,其地域范围大致在今天哈尔滨、阿城区域。从金源文化的时间概念来说,金源文化应从金代建国开始算起,直到终金之世(1115--1234年),在金源这一地域内所发生和产生的金代文化以及人文相关的所有活动行为与人物事件,都属金源文化的范畴。从地理位置方面去理解,金源文化的地域概念是以阿什河流域为中心,金上京城的都市文明为核心,包括今拉林河流域、呼兰河流域、松花江中游左右两岸,其范围大致是,东至牡丹江、西至第二松花江右岸,北至呼兰河上游,南至吉林市地区,这一地域正与当时金代上京会宁府行政区划所辖的地域大体相当。
文化特征
文化金源文化总体特征是一种多元多流文化的复合体,具体表现为,古朴、粗犷、尚勇、豁达、以小搏大、善学人长,巧用机遇、富于创造、进取意识、兼容并蓄、雅俗相扶。
金源文化的突出特点,一是进取性、志向远大、以小搏大、勇敢精进、不弃不舍;二是包容性、学人之长、彻底而迅速,不断提高自己,完善本民族素质。
精刻女真时期生活 旅游名墙成阿城一景
黑龙江省阿城市是古之女真肇兴地,金朝开国第一都。自2005年春至今,阿城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了长约800米的大理石城墙,城墙上精选、精刻了数十幅古代女真人时期生活、渔猎时太平盛世的画面。该城墙的竣工,又为古都阿城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金源女真人和满族存在族源意义上的渊源关系,金源女真文化在各个方面影响着满族人,清中期产生的满族“京旗文化”也对金源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满族文化
满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猎、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戴圆顶帽,下穿套裤。妇女则喜欢穿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戴耳环,腰间挂手帕。满族入关后,其服装与汉族服装趋于一致,但旗袍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下来,成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
满族的旗袍